吴君如双手插袋,站在桌子边上,简略的头发立在脑袋上。和我幻想得差不多,身体是有力气的瘦弱,电影明星自己看起来总比荧幕里小上一个码。陈可辛坐在沙发上,穿了一件深蓝色的开衫和很肥壮的牛仔裤,正和记者聊买房子的事儿。陈可辛说,他和吴君如在香港租房子住,他解说说,不是说他买不起房,而是他买得起的房子不是他想住的。不行大。
12月,吴君如为了新电影来北京做宣扬。她榜首次做导演。体裁是她最拿手的喜剧。她说她想拍一部像好莱坞那样,不分当地,哪儿看了都会笑的电影。1988年,吴君如出演了她的榜首部电影《霸王花》,监制是成龙,敞开了她的喜剧生计。接着,她出演了王晶导演的《最佳损友闯情关》,以爱抠鼻子的女孩形象一炮而红。王晶说她是”女版周星驰“。吴君如说,不知道为什么,在片场,她念起台词,他人就发笑。1990年代初,香港盛行拍鬼片,最忙的时分她一同演六部电影,赚了不少钱。她用赚的钱买了许多车。
她早年演的那些喜剧片,许多年今后我才从家里一台25寸的电视机里看到。90年代末最终一波录像厅文明刚刚曩昔,到我这一代,只要电视机可看。电视台经常播一些一般话对白的香港电影,画质不算差也不算清楚,横竖就着电视能看。形象最深的是吴君如在《家有喜事》中遭老公厌弃,满面汗毛的容貌,电影到了结束,忽然穿了一袭吊带裙,变得格外美观。吴君如的许多人物,有个共同点,都是被日子捉弄得狼狈不堪的小人物,经过自己的尽力,迎来满意的结局。和她自己在演艺圈的阅历有点像,美丽程度不行演女主角,却以丑角知名,赢得荣誉。
90年代中期,她决议从喜剧转型,演一些严厉的人物。她瘦身,瘦了下来。自己出钱出资了《四面夏娃》,她做主演,是部试验艺术片。票房天然不抱负,赔了400万港币。1998年,吴君如出演《洪兴十三妹》,演的是黑社会老迈,小生扮相,短发,黑西装,叼一根烟。那年,她获得了金像奖最佳女主角,在领奖台上大笑着说:“很高兴,我想死。”也由于这部片,她结识了陈可辛。
陈可辛从美国回香港拍电影是1983年。他21岁。1991年,他导演了榜首部电影《双城故事》。陈可辛说,80年代的香港电影是给打工的、没什么文明的人看的,观众在电影院看,一边看一边骂导演,越低俗的片越卖钱。他拍《双城故事》、《风尘三侠》、《皇亲国戚》,香港开端有拍都市男女,可供中产阶级消费的电影了,票房也一部比一部卖得动。不过,香港最卖钱的始终是喜剧片,他指了指吴君如,她一向是票房冠军。
千禧前后,香港电影商场一泻千里。2002年,陈可辛监制,吴君如主演了电影《金鸡》。经过一个妓女的人生故事体现香港社会几十年的变迁,是个情怀片。拍照时,陈可辛期望吴君如“铺开”一点,“喜剧”一点,不必成心地严厉。当年,《金鸡》和《无间道》的呈现,为香港电影商场带来了一次小阳春。由于《金鸡》,吴君如拿了金马奖最佳女主角。
那一整天,她和陈可辛待在三里屯瑜舍酒店的一间客房里,一个接一个地招待记者,第二天再飞去武汉。吴君如说,咱们搞电影的还得这么辛苦。陈可辛是这部电影的监制,忧虑吴君如过于劳累,替她分管了一半的采访。一个论题扔过来,陈可辛都能一丝不苟地谈上两句,吴君如就在周围拍拍他,“你好凶猛。”她有做主持人的经历,采访前会问媒体的风格,是严厉的、文艺的、仍是轻松的?随时调整。我问”君如姐“(她说不必称吴导,叫君如姐就好),榜首次拍电影有什么困难的当地?讲不惯一般话,她说话是一个字一个字吐出来的,每个发音都很用力。她说,当然有困难啦,假如没困难怎样会找陈可辛。
正午:咱们想请您回想一下您90年代在香港拍电影的事儿,从您的榜首部喜剧电影开端聊?
陈可辛:讲你个人前史吧,从你个人前史带出其时香港电影的相貌。
吴君如:好啊。我榜首部电影是成龙监制的,那个年代盛行那种动作喜剧啊,不是言语喜剧,是肢体的。夸大的风格,用情形,道具,打动作去营建喜剧效果。《霸王花》便是那种成龙式的喜剧,也是我榜首部电影,1987年(上映日期为1988年——编者注)。讲一群女警在校园练习产生的工作,票房很好,我才从这部电影开端进电影圈的。
正午:成龙那时分为什么要监制《霸王花》?
吴君如:这个你就要问他了。男人打得多,就叫女人打吧。
陈可辛:那时分香港有的公司一年拍一百多部戏,两三百部戏,假如你是成龙,除了拍戏,导戏,也得监制,否则公司会给压力。成龙除了拍自己的戏,他也要给公司多开展一些项目,《霸王花》仅仅他们开展的一部。我觉得他也没想那么多,为什么要做一部女人打的体裁,是很正常的工业举动。
《霸王花》海报。
正午:《霸王花》哪些扮演是很出彩的?
陈可辛:我觉得全体吧,不是说哪个表情。她给人感觉大大咧咧,比较放得开,很铺开的,或许咱们觉得是本性。
吴君如:为什么找我演那个人物,是由于我在香港有个综艺节目,叫我演你们说的小品,每天晚上现场直播的。一个导演开了电视机看到那个女艺人,哦,蛮放的。其实我是逼着去放的,练习出来的,其实我没这么放的。去到《霸王花》的现场,便是群戏来的,一人讲一句,不知道为什么讲到我那句,他们就觉得特别好笑,其实我是那个戏的最少女四号。便是这样,导演渐渐就把我的戏加上去了。
陈可辛:你在校园的时分也是同学里边好笑的。
吴君如:我在同学里边好笑,或许便是从小练习自己说话比较好笑啊,有节奏啊。或许是爸爸遗传的吧,是基因吧。
那个时分《霸王花》太多太多动作戏,你看那场打只要三分钟,或许咱们打了现已十天了。我记住拍《霸王花》拍了九十天,也禁绝回家。
陈可辛:那时分拍动作片,九十天、一百天很正常。由于我拍的不是动作片嘛,才快。我拍《双城故事》四十几天,《甜蜜蜜》也是三四十天吧。
成龙最好便是由于他满是肢体,不需要言语,便是拍喜剧嘛,有点卓别林的感觉。
吴君如:他(成龙)喜爱找谁就谁,不论你是台湾人仍是俄罗斯人,他都能交融在一同,全国际都觉得能看得懂。
正午:您和导演怎样磨合您的扮演?
吴君如:他们对这种电影处理得很老练。成龙现已拍了许多他自己风格的大片了,他就说,不如监制一部拍女生的打吧。每个女生都能打、开枪、拿起拳头来的那种。那个年代盛举动作戏,这也是一个风潮。
后来就盛行王晶导演的,便是把人物一清二楚啊,你很丑、你很美丽、很贱,把性情清楚的人脸谱化,是那个时分盛行的。
陈可辛:《霸王花》是她的榜首部戏,王晶把她进一步美化,她也乐意。在那个时分,那个形象变得咱们很认可的喜剧形象,便是《最佳损友闯情关》。
《最佳损友闯情关》海报。
正午:这部戏里标志性的抠鼻孔,是您自己想的吗?
吴君如:我不记住了。或许是王晶想的。
陈可辛:你最厌烦抠鼻孔了,反而你自己演抠鼻孔。
吴君如:最厌烦是由于我演完觉得OK了OK了,演完他仍是叫我抠嘛。所以我就说他的喜剧人物很脸谱化,便是好脏啊,那种。
陈可辛:其实抠鼻孔是好的。是成功的,到现在咱们还记住。
正午:王晶导演是什么风格的?
吴君如:他的人物都是很脸谱的。他没太深化挖人物。
陈可辛:对大部分的观众,你挖得越深,观众越简单不合。我觉得他的办法是不期望观众有不合,对东西的观点、判别都相同。由于商业电影最大的办法,便是把大多数的观众调集在同一个心情同一个判别,这和文艺片相反。文艺片是给你自己考虑的。当坐在电影院的一切人的考虑是不相同的,就不能会集他们的心情,就不商业。商业电影最好是一切人都说,打死他,一切人都笑,一切人都哭。你就不能挖深,一挖深了一切人的见地就不相同。王晶的办法便是咱们别挖那么深,咱们只看外表。
正午:喜剧电影是不是最好不要挖太深?
吴君如:理论上是这样。
陈可辛:我觉得周星驰的凶猛是他又能表又能深。其实刘镇伟的东西也源于日子,也挺深的。
王晶之后,对她来讲更重要是刘镇伟。刘镇伟和她协作《猛鬼大厦》,把她从脸谱化、美化提升到别的一个层次,有喜剧更深入的体现。由于喜剧到最终都是悲惨剧。当你把一个人物美化,她必定有许多悲的成分在里边,所以更有血有肉。刘镇伟是个很好的喜剧导演,也由于刘镇伟,她就跟周星驰协作了许多戏,其实她大约是这样开端她的喜剧的路的。
吴君如:对啊,就这样。周星驰是别的一种扮演风格,他的确是十分十分十分接地气的。接香港地气。
陈可辛:所以你说咱们常在着重接地气不接地气,最接地气的周星驰结果是跑得最远的,到哪儿都听得懂。其实所谓接地气,哪里的地气都能接到最终。当然有些台词要改,可以用一般话说,他接屌丝的地气,哪里都有屌丝的。
正午:香港最卖钱的是喜剧片吗?
陈可辛:香港一贯榜首卖钱的便是喜剧。现在也是。成龙之所以是票房冠军不是由于动作,是由于喜剧。动作片简单卖钱,但不会是最卖。最大卖的永久都是喜剧。她(吴君如)在香港,到今日都仍是票房冠军。要是你把女明星的票房加起来,她到现在仍是榜首的。首要她戏拍得多,并且许多是贺岁片,新年片一定是最卖的。
《猛鬼大厦》剧照。
《家有喜事》剧照。
正午:1992年《家有喜事》的拍照状况是什么样的?
吴君如:那几年盛行那种大咖的喜剧,一切的大咖放在一同,在镜头里边耍宝。往常张国荣在很情深地歌唱,忽然观众看到他在大荧幕上那样,很高兴嘛。张国荣是很好的艺人,正的很好,喜剧也很好,我记住他那时如同现已移民了,去加拿大了,不歌唱了不演戏了,后来请他回来复出。就演喜剧,演许多戏。那个年代就那样吧。
往常,看电影是年轻人的活动,或许是同学朋友,下课、周末,情侣下班轻松一下,看些好莱坞电影或许爱情片、青春片。可是,每一年新年回到家里,几天没事做,对着父母,不如去看场戏,原本是一部电影两张票,就变四张票,六张票。咱们发现这个商场有商机。
《家有喜事》咱们调集了这么多明星,咱们都很尽力在想,想那些梗啊,拍照的现场气氛十分火热,咱们都在评论。每个人有一段十分重要的故事,也有许多群戏。好高兴啊,咱们创造的气氛十分好,由于知道很难得有一部戏调集这么多的明星啊、歌星啊,那个年代咱们创造的热心十分十分十分好。
《家有喜事》大约的剧本是有的,不过许多是自己创造的。比方,大约有这个剧本,现在你的老公在外面要包养一个小三,你在家里是一个十分好的媳妇,要照料老爷,奶奶,悉数的家庭。每场戏都有大约的对白。可是我是一个喜剧艺人,怎样会放过呢 ?所以每一句对白每一个梗,咱们都在研讨的。喜剧便是怎样说,广东人有一句话叫”开打麻将“,打麻将要打四圈,咱们一场戏都是打四圈的时刻去研讨。打四圈最少一个小时。
陈可辛:贺岁片的概念要讲一下,内地的贺岁十二月也叫贺岁,新年也叫贺岁。十二月香港叫圣诞片,香港的贺岁片便是新年电影。新年有必要喜剧的。
吴君如:所以你问我阅历过多少,每个喜剧都有自己的特征,也是布景年代把它成果。
正午:有段时刻您特别想转型?
吴君如:拍了许多部喜剧电影觉得特别特别腻了,没创意了,许多表情啊情节啊都演过,所以成心去瘦身啊,头发剪短啊,变成别的一个感觉,然后很天真想自己弄一部比较文艺的电影吧(《四面夏娃》)。也是香港电影不景气的年代,1995年吧。现已不景气了,特别是97之后,我记住常常说救救香港电影,许多人拿片酬拿得好少,由于商场现已萎缩了。特别是咱们原本首要的出口是台湾、东南亚、泰国,都现已不看咱们的电影。
《四面夏娃》剧照。
《洪兴十三妹》剧照。
《爱君如梦》剧照。
《金鸡》剧照。
正午:你们在2002年协作的《金鸡》呢?
陈可辛:《金鸡》其实底子不是喜剧。
吴君如:推行的时分,由于是吴君如演嘛。
陈可辛:咱们都把她定位在喜剧,宣扬推行的观众面就会更大。《金鸡》底子是情怀片,不是喜剧。由于她刚刚演完《爱君如梦》,觉得那个人物挺美观的,应该有发挥的空间,从前想过用那个人物再去拍一部戏,最初还有想过找刘德华。由于《爱君如梦》是刘德华出资的,咱们也知道许多年了,可是没有协作过。《金鸡》用那个人物的人物,其实也是女屌丝,是个天然生成天养的有点走运可是又有点倒运的人,挺好的人物。电影里边叫“阿金”,觉得那个人物应该不错,原本就想叫《阿金正传》,由于金字跟阿甘的甘在广东话是同音,就像《阿甘正传》相同。我其时跟刘德华说想协作,刘德华说好啊,我说我监制。
弄剧本的时分一向就想用这个人跟香港那个年代放在一同,后来觉得太正了。我忽然间想起,不如讲一个妓女。榜首比较接地气,第二不会那么说教。由于原本就有点说教,回忆香港几十年,在说的是香港的身份。香港是个商业社会,什么东西都是有老板的,跟做妓女是相同的,便是服务态度,你能不行以把老板照料好。咱们广东人说,“做鸡相同”,等于我什么都要听人家说。我觉得用一个妓女身份很反讽,一个咱们觉得那么低的人物,去写一个城市的十几年,并且很达观,我做妓女还要做到最好,在年代的变迁里边一向可以变身,我有必要要变身,我觉得这是一个永久都通行的做人的道理。其时刘德华觉得这个形象,妓女就有点过了,所以没有协作。就咱们自己拍。便是这样开端的。
正午:吴君如在《金鸡》里扮演有调整吗?比方不要太喜感?
陈可辛:我一向叫她更喜感。她之前几部戏我都觉得她太收了。由于拍了几部文艺片,包含《朱丽叶与梁山伯》,包含《洪兴十三妹》,包含《爱君如梦》。我觉得哎,你现在为什么对曾经演的喜剧有点厌弃,你自己要转型就不停地收而不放,在《金鸡》的时分,咱们还特意想一两场戏给她推得更夸大一点。
吴君如:其实没有。
陈可辛:有啊,刘德华在按摩那场戏你就挺夸大的啊。
吴君如:这个是心态来的,不是夸大扮演。
陈可辛:美观啊。咱们一向推她去得更夸大一点。我说你就铺开来演,彻底铺开。其时也有关键的。2002年,其时香港挺低迷的,整个城市。其时在香港,一切老的歌星都出来开演唱会。98、99年有了电脑下载,现已没人买唱片了,一切唱片公司关闭了,仅有还能生计的,便是出老唱片。我觉得香港现已没有新的东西,只能怀缅曩昔。所以这个时分香港是很低迷的。97之后还死了几个很有代表性的人,罗文死了......忽然间香港的光芒如同现已曩昔了,当然现在或许更低迷,可是其时是榜首次觉得香港真的低迷。所以咱们完满是为了香港观众,不是为了全球,仅仅为了其时的香港。咱们连海报都是,一个吹气的洋娃娃,阿金为咱们打打气。是有一点点这样的主意的。
拍完之后香港观众的反响十分好。其时那一年忽然有个小阳春,圣诞两部戏,便是《无间道》和《金鸡》。这两部把一切美国片都打垮了。忽然间如同香港片要回来相同。当然仅仅那一年罢了。
正午:香港的贺岁片怎样样?
吴君如:有一阵子就没了。
陈可辛著作《双城故事》。
正午:90年代吴君如在拍许多喜剧片,您在拍《双城故事》、《皇亲国戚》、《甜蜜蜜》,这些片在香港怎样样?
陈可辛:这些片不是干流的。香港干流要不便是喜剧,要不便是黑社会,要不便是武侠片。都是类型片。在八十年代,香港看电影的观众满是草根,不是屌丝,是草根。包含,也不是黑社会,横竖有点流氓气的。咱们看电影午夜场,都是骂导演。都是比较低基层的人。上班族都不太看香港电影,都看洋片,看美国片。香港电影的商场完满是草根低基层,所以呢,低俗是最好的。那个时分咱们的公司UFO,开端拍中产的电影,和内地差不多,由于内地这几年都是中产在看电影。
香港电影曾经没有中产,所以电影明星卖广告没用,由于电影明星面临的观众是更低基层的。到1991年,我拍《双城故事》,他们觉得是什么,又美国啊,又金银岛啊,彻底在国际里边没有的东西。《双城故事》之后,《风尘三侠》大卖,之前有一部叫《咖喱辣椒》,周星驰演差人,咱们处理的办法比较像美国片,开端有中产的电影。那时分包含咱们公司做的全都是中产电影,开端变为别的一个类型。
正午:那时您有看吴君如的电影吗?
陈可辛:有啊。咱们还没往来。工作上没有什么往来,我和刘镇伟、和王晶也没有什么往来,咱们那堆人,UFO那堆人就咱们自己拍,很少和外面拍。UFO有我,李志毅,阮世生,张之亮,曾志伟,那几年咱们是起了一个很大的潮流。
《双城故事》的票房是七百多万,不算很好,一般吧,《咖喱辣椒》是榜首部真实卖钱的戏,一千多万。真实大卖是《风尘三侠》,两千多万。然后《皇亲国戚》更卖,三千多万。
正午:《妖铃铃》和您曾经在香港拍的喜剧有什么不相同?
吴君如:这部戏《妖铃铃》,不是言语类的喜剧。我很想拍好莱坞的那种。
陈可辛:其实是不一定要用语境、方言去表达的喜剧,而是用肢体能表达的。比方《Mr. Bean》(《憨豆先生》),包含香港曾经有许冠文。香港是用所谓接地气或许贩子的,其时社会产生的新闻去做的喜剧。咱们尽量防止,咱们也不是内地人,也不或许做得出那么接地气的东西。
就交给观众判别吧。要是有一些所谓咱们说港味,我也不知道什么是港味。仅仅说咱们无法防止,咱们是香港人,咱们在那个工业里边长大,咱们的基因里边必定有些香港的东西。
—— 完 ——
题图为吴君如和陈可辛。由受访者供给。